北京:"九举措"深化国企国资审计
2020-04-20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按照北京市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北京市审计局采取9项举措不断深化国企国资审计监督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持续强化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牢牢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党的工作部门的定位,持续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促进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二是稳步推进国企国资审计全覆盖。制定了对53家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5年轮审计划。着眼“十四五”规划,加强对国企国资领域审计研究,建立了企业专项审计项目库,储备了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等10个审计项目。

三是统筹开展融合式审计。依托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平台,融合开展政策跟踪审计、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企业专项审计等项目。跨处室跨领域,实现审计资源整合,在重点审计项目中,按照大兵团作战模式,将不同处室人员混合编组,组成政策研究小组、数据分析小组、重点延伸小组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四是持续加大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力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走出去”国企保驾护航,加大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力度,对市属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子企业或分支机构开展专项审计,选取境外重点企业“走出去”开展现场审计,促进境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安全、规范、高效。

五是加快推进科技强审。落实“向信息化要效率、向大数据要资源”要求,积极运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建立市属国企财务数据集中采集分析平台,构建企业财务数据及部分业务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疑点挖掘、疑点发布、查证反馈协调配合机制,努力提高数据分析的深度和精准度,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六是切实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正确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关注体制机制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坚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容错纠错机制的导向作用,让担当有为者放下包袱,让违法乱纪者受到惩戒,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促进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七是建立完善审计提示提醒机制。持续增强服务基层的能力,梳理形成《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发现问题及风险提示提醒清单》与企业共享,指导企业根据问题清单“查已病、防未病”,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是强化运用内部审计力量。联合企业内部审计对三级以下子企业开展审计,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政府审计出具工作方案并进行过程指导,内部审计具体实施,联合开展审计实现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增强了审计监督效能。

九是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构建相互贯通的监督体系,在同级移送、系统内流转的原则下相互配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协调市国资委共同建立市属企业审计结果联合反馈机制,协同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踪检查,促进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

通过上述9项举措,北京市审计局实现了市属一级企业审计全覆盖、境内境外审计一体化、财务数据集中采集分析,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增强国企国资抵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北京市审计局还将继续在市属国有企业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改革任务推进、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企业财务真实合法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增强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把首都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落到实处。


今日推荐